#不忘初心,牢记使命#刘余莉品读《群书治要》
本文共3245读大约11分钟
我闻曰:昔在殷王中宗,大戊也。治民祗惧,弗敢荒宁,为政敬,身畏惧,不敢荒怠自安。享国七十有五年。以敬畏之故,得寿考之福也。其在高宗,嘉靖殷邦,至于小大,无时或怨,善谋殷国,至于小大之政,民无时有怨也。享国五十有九年。其在祖甲,汤孙太甲。爰知小人之依,能保惠于庶民,弗侮鳏寡,知小人以所依,依仁政也,故能安顺于众民,不敢侮慢惸独也。享国三十有三年。自时厥后立王,生则逸,从是三王,各承其后而立者,生则逸豫,无法度也。弗知稼穑之艰难,弗闻小人之劳,惟耽乐之从,过乐谓之耽。惟耽乐之从,言荒淫。亦罔或克寿。以耽乐之故,无有能寿者也。或十年,或七八年,或四三年。高者十年,下者三年,言逸乐之损寿也。
出自《群书治要》卷二《尚书》。
中宗,指太戊,孔颖达疏:“中宗,庙号。太戊,王名。商自成汤以后,政教渐衰,至此王而中兴之。王者祖有功,宗有德,殷家中世尊其德,其庙不毁,故称中宗。”寿考,“考”也是“寿”的意思。我听说:从前的殷王中宗(即太戊),治理民众,恭敬恐惧,不敢荒废政事、自为安宁,为政敬,身畏惧,不敢荒怠自安。为政很恭敬,心怀畏惧,不敢荒废政事,自求安宁。享国七十五年。以敬畏之故,得寿考之福也。因为恭敬畏惧的缘故,所以得到长寿之福。
《孔子家语》记载,太戊在位时,政事衰败、法规不正,以致出现灾异。桑谷共生于朝堂,七天就长得比一拱还粗大。太戊看到这种怪异的现象,非常惊恐,从此畏惧不安地修养自己的德行。三年之后,国家治理得非常好,远方的小国都仰慕太戊的仁义,语言不通,经过几重翻译来拜见的就有十六个国家。这是说君主开始违背天意,后来改过迁善将灾祸化为福祉的实例。太戊的成就最重要的是生起了敬畏之心,知过改过。而现在人的问题就是无法无天,既不畏惧国法,也不畏惧天道自然的因果,所以无知者无畏,什么恶事都敢做,不知道因为自己作恶多端,会把自己送上断头台,身败名裂,家破人亡。甚至有的人已经得到如此下场,还不知道反求诸己,怨天尤人。
其在高宗,嘉靖殷邦,至于小大,无时或怨,善谋殷国,至于小大之政,民无时有怨也。享国五十有九年。
高宗,孔安国传:“武丁,其父小乙使之久居民间,劳是稼穑,与小人出入同事。”武丁的父亲小乙很有智慧,让武丁长久地居住在民间,知道耕种收获的劳累,和普通民众出入同事、起居、共同劳动,所以对于农民的辛劳体会得很深刻。嘉靖,嘉,善;靖,谋。到了高宗时期,善于谋划殷国,以至于小事大事,人民没有埋怨的时候。高宗享国五十九年。
高宗了解民间疾苦,而且任用其余版筑之间的贤臣傅说,所以办理政事无论大事小事都能考虑到民众的利益,人民才没有怨恨。
其在祖甲,汤孙太甲。爰知小人之依,能保惠于庶民,弗侮鳏寡,知小人以所依,依仁政也,故能安顺于众民,不敢侮慢惸独也。享国三十有三年。
爰,于是。保惠,保,安;惠,顺。惸独,无兄弟为惸,无儿子为独。在祖甲的时候。汤孙太甲。指的是汤王之孙太甲。也还知道百姓所依靠的,所以能安抚顺从人民,不轻慢鳏夫寡妇之人。知小人以所依,依仁政也,故能安顺于众民,不敢侮慢惸独也。知道小人依靠什么,依靠的是仁政,所以能做到安抚顺从众民,不敢侮弄轻慢孤苦无助的人。他享国三十三年。
从这三个例子中,可以看到什么是中国之治。中国之治所达到的境界就是“不忍欺”,人民不忍心欺骗长官、君主。这也要求做君主、领导者,要同时具备三个职能,即“作之君,作之亲,作之师”,既领导管理民众,又像关爱儿女一样关爱民众,还要教导民众为人处世、待人接物的方法及道德,这样人民对领导者就会感恩戴德。所以,中国历史上没有出现人权问题,并不是因为中国人不够先进、开明,而是有更好的方法把人权保护得很好,不需要民众拿着人权和领导者讨价还价,这才是中国之治的特点。
自时厥后立王,生则逸,从是三王,各承其后而立者,生则逸豫,无法度也。弗知稼穑之艰难,弗闻小人之劳,惟耽乐之从,过乐谓之耽。惟耽乐之从,言荒淫。亦罔或克寿。以耽乐之故,无有能寿者也。或十年,或七八年,或四三年。高者十年,下者三年,言逸乐之损寿也。
时,是,指殷三宗,即殷中宗、殷高宗和殷祖甲。自此之后,所立之王生来就安逸。从是三王,各承其后而立者,生则逸豫,无法度也。在这三位君王之后,分别继承他们之后而立为君王的人,生下来就安逸享乐,没有法度。不知耕耘收获的艰难,没有听闻百姓的劳苦,只追求过度享乐之事。过乐谓之耽。惟耽乐之从,言荒淫。过度的享乐称为“耽”。只追求过度享乐,说的是荒淫无度。他们没有哪一个能够长寿。以耽乐之故,无有能寿者也。因为过度放逸享乐,所以没有能长寿的。在位或者十年,或者七八年,或者三四年。高者十年,下者三年,言逸乐之损寿也。多则十年,少则三年,说的是放逸享乐减损寿命。
从殷三王之后,再立为王的人四体不勤,五谷不分,只知道享受消费,结果很快就禄尽人亡。这说明,人一生的福禄都有定数,该吃多少粮食,有多大福分是一定的,如果过分奢侈浪费,就会很快把自己的福禄消耗掉,这就叫“禄尽人亡”。所以,历史上的皇帝应该说福报都是很大的,没有大的福报当不了皇帝,但是皇帝的平均寿命都比较短,为什么?因为皇帝吃喝享受如此奢侈,再大的福报也经不起骄奢淫逸,很快就会禄尽人亡。
观察寿命长的老人就会发现一个特点,那就是非常节俭。古人说“富不过三代”,为什么?甚至现在富不过二代、富不过当代,因为第一代创业的人,往往是白手起家、兢兢业业、艰苦奋斗,用自己的双手创下事业。到了第二代,虽然条件好了,但是还能耳闻目睹父辈创业的艰难,知道克勤克俭,使事业发展壮大。到了第三代,一出生就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,不知道祖辈、父辈创业的艰难,不知道克勤克俭,反而学会骄奢淫逸、铺张浪费,久而久之,就把祖辈、父辈辛苦打下的基业败光了。
“富不过三代”在现代社会甚至变成富不过二代,什么原因?一个很重要的原因,就是上一代人知道创业的艰难,不希望下一代再经受如此的艰难,反而不让下一代吃苦,所有的辛劳付出都由自己承担,孩子要什么就满足什么,衣来伸手,饭来张口,结果孩子从不知道劳动成果来之不易,所以不懂得感恩。习劳知感恩,没有参加过劳动,得来全不费工夫,花钱如流水。对于父母的恩德、付出、辛苦也体会不到,生不起感恩之心,所以就出现了奇怪的现象,不仅是富家的人比较奢侈,就是穷家的二代三代也非常奢侈。
“富不过三代”的循环,在不同国家有不同的表现。据统计,在美国只有30%的家族企业到了第二代还能延续,到了第三代就只有12%,继续往下发展,四代以后仍然能够存在的家族企业只有3%;西班牙的说法是“酒店老板,儿子富人,孙子讨饭”;葡萄牙的说法是“富裕农民,贵族儿子,穷孙子”;而德国人则用“创造,继承,毁灭”来形容家族企业在三代里的发展状况。这就是司马光所说的:“爱之不以道,适所以害之也。”哪一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儿女?但是如果没有用正确的方法教导儿女,只是一味地满足儿女的欲望,就会变成溺爱,这恰恰是害了孩子。
现实中也有很多例子。2002年,欧洲一个金融世家的后代,在继承庞大的家产之后,因为服食过量的海洛因去世,年仅23岁。导致这种被称为“富裕病”的原因,就是因为生活缺乏目标。古人说:“遗金于子孙,子孙未必能守。”如果儿孙没有德行、能力,把钱留给儿孙,对儿孙来说是百害而无一利。儿孙拿钱吃喝嫖赌抽,结果把自己的生活过得一塌糊涂。如果儿孙有德行、能力,把钱留给儿孙也没有用,因为儿孙可以用自己的德能创造财富。
古人说:“欲是深渊”,一旦人的欲望打开,就没有边际。《大学》告诉人们“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”,修身是从“格物、致知、诚意、正心”做起。“格物”,即格除物欲,在财色名利面前如如不动,才能开启智慧。“知至而后意诚,意诚而后心正,心正而后身修”,人有智慧才不会自欺欺人,把心放正才能谈得上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。可见,要做好君主、领导者,最重要的就是修身,而修身要从戒贪做起。所以,吃穿住行都要力求俭朴,能够满足温饱即可,不能追求奢侈浪费。
相关推荐:
女人想分手的瞬间,都有这三个特点,如果出现赶紧挽回自己的爱情
长寿的老人,脸上都有这4个特征,即使只有1个,也能活到90岁!
不管你信不信,人的命运天注定,该吃什么饭,该娶谁为妻早有定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