易学趣谈:说一说范仲淹和井卦

民风民俗 · 2025-06-09 08:42

大家都知道,范仲淹是北宋著名的人物,是中国古代士人群体的杰出代表,也是范蠡之后。一生为官清廉、正直,忧国忧民,常遭朝廷贬斥。宋仁宗宝元元年十一月(公元1038年),范仲淹被贬越州(今绍兴),担任越州知府。他在越州任职不过两年,但是却为绍兴人民做了一件惠及千年的善事,就是创办州学,在州府所在地卧龙山(今府山)西侧,创办州学稽山书院,聘请名师学者任教。在他的倡导下,越州办学之风大兴,各种学堂、私塾盛行,以至绍兴多出读书人一直延续至今。

图片来源:colorhub

上任之初,他在绍兴府山的山岩间偶然发现了一口废井,井中有泉,就命人除去杂草,掏尽淤泥,古井泉清而味甘,并因此在井旁建了一个亭子,取名清白堂,以《清白堂记》记叙挖井建亭过程。全文很短,约300余字,与《周易》井卦密切相关,可说他是借井卦来表白心志,此碑文尚存。

会稽府署,据卧龙山之南足。北上有蓬莱阁,阁之西有凉堂,堂之西有岩焉......观夫《大易》之象,初则井道未通,泥而不食,弗治也;终则井道大成,收而勿幕,有功也。其斯之谓乎!又曰:井,德之地,盖言所守不迁矣。井以辨义,盖言所施不私矣。圣人画井之象,以明君子之道焉。予爱其清白而有德义,为官师之规,因署其堂曰清白堂。又构亭于其侧,曰清白亭。庶几居斯堂,登斯亭,而无忝其名哉!

这篇小短文最后一段引用了大量《周易》经文内容,泥而不食出自井卦初六井泥不食,收而勿幕出自井卦上六井收勿幕,而山泽通气则出自《说卦传》,井,德之地和井以辨义出自《系辞传》等。

这里面,范仲淹提炼出井卦的三个特点:

1.井卦卦辞为改邑不改井,王弼、孔颖达所谓的井有常德。所以井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所守不迁。不管多少年,井还在那里。

2.井的所施不私,此即《彖传》所谓井养而不穷也。我们知道,井水取之不竭,而且从不要求回报。比如杭州的虎跑泉,我们只看到天天有大伯大妈们排队去打泉水回家,泡茶饮用,从没看到虎跑井来向打水人要求什么回报。

3.井的寒冽甘洁。针对井卦九五爻辞井洌,寒泉食,程子说:洌,谓甘洁也。井泉以寒为美。甘洁之寒泉,可为人食也。这是井的一大特点,这不也是古代士人追求践行的崇高品德吗?这篇小文章以井卦设喻,以井德立言。有兴趣的书友在学习井卦时,可以参考理解。学易以明理也!

温馨提示:文章的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;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,我们崇尚分享。

微信分享

微信分享二维码

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

链接已复制